偶然想起的童年回憶
小時候的我在沒有接觸到智慧型手機之前,最熱愛的消遣方式之一便是看書了。但當時的我不愛看通篇文字、沒什麼插圖的書(尤其是小說),而是愛看漫畫。
雖說是愛看漫畫,但好笑的是那時候的我對日本漫畫沒有特別熱忱1,愛看的反而是常出現在書店的韓國教育漫畫系列(如《尋寶記系列》和《科學實驗王》),以及馬來西亞本地(華裔)漫畫家的作品(如張家輝2的《秀逗高校》系列、長頸的《江湖 kopitiam》系列、qin 鄭佩沁的《qin 出於藍》系列、糖果工房的《糖果系列》等等),而這也持續到了我中學時期。
即使如此,有一本叫作《漫畫週刊》的日本漫畫連載雜誌還是在我的童年記憶中佔了一席之地。這是因爲以前的小學或中學同學時不時會拿出一本《漫畫週刊》來閱讀或是討論它,使我對這本雜誌有所耳聞。此外,在中學時期我也曾經因爲好奇以及被它精美的封面設計吸引而買過一期《漫畫週刊》雜誌(不過也就只有那麼一期),所以它也曾在那一刻相對短暫地進入我的生活。
最近偶然回想起這本雜誌,也因此對它目前的情況感到好奇,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作爲介紹和紀錄,也分享一下它現在的情形。
關於《漫畫週刊》,以及其現況
《漫畫週刊》3(英文名稱:Comics Weekly;馬來文名稱:Mingguan Komik)是一本由馬來西亞 EG Medium 有限公司4「代理」5、Comics Media 有限公司出版並創刊於 1990 年6的日本漫畫連載雜誌。
對於在 1980 年代至 2000 年代出生的馬來西亞華裔日本漫畫愛好者而言,即使《漫畫週刊》裡頭連載的漫畫更新進度比日本那邊遲幾個禮拜,它仍然是他們追看日本漫畫新章節的主要方式之一。此外,《漫畫週刊》也刊載了不同的日本 ACG 相關資訊與馬來西亞當地的 ACG 活動資訊。

《漫畫週刊》的創刊號與第二期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不過《漫畫週刊》的主要賣點,莫過於它隨書提供的各式贈品了,例如紅包袋、年曆、跨頁海報、貼紙等等。不少會買這本雜誌的人,都是衝着贈品來的。

第 515 期的《漫畫週刊》便曾贈送紅包封與貼紙(圖片取自 STREET SENSE 網站)。
可惜的是,現在在馬來西亞的書店已經找不到《漫畫週刊》的新期數了。這本帶給許多馬來西亞人童年回憶的雜誌,已在 2019 年停刊。於 2019 年 12 月 28 日發行的第 610 期爲它的最後一期。

《漫畫週刊》的最後一期(第 610 期)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至於《漫畫週刊》連載的漫畫有什麼呢?當然都是那些熱門漫畫啦,例如《海賊王》、……

第 458 期《漫畫週刊》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暗殺教室》……

第 422 期《漫畫週刊》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和《名偵探柯南》。

第 476 期《漫畫週刊》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此外,雜誌封面出現的漫畫有《阿松》……

第 420 期《漫畫週刊》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以及《文豪 Stray Dogs》。

第 427 期《漫畫週刊》封面,圖片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
如果讀到這邊的你開始感到不對勁,還請繼續往下閱讀。
「鮮爲人知」的陰暗面
看到上面的標題,應該可以感覺到這篇文章的氣氛開始要轉變了。
爲了寫這篇文章而上網搜尋《漫畫週刊》的相關資料與照片時,我偶然找到這篇似乎由一位也是馬來西亞華裔、網路名稱叫 JIAJUN 的日本漫畫讀者撰寫的古早(2009 年)blog 文章。裡頭的內容着實驚訝到我:《漫畫週刊》一直以來都是在作盜版生意?!
這篇文章指控《漫畫週刊》爲盜版雜誌所給出的其中一個理由如下:
(以下引文有經過加註,以及錯字、標點符號與排版修正)
好,漫週(註:指《漫畫週刊》),我們來談談這個不要臉的東西如何欺騙全馬的讀者。我也提過,《死神》、《死亡筆記本》是集英社的,《鬼眼狂刀》、《TSUBASA 翼》是講談社的,《名偵探柯南》、《魔偶馬戲團》是小學館的。試問一個簡單的常識:你認為三家互相競爭的公司會將版權授給一家出版社刊登在同一本雜誌上嗎?不可能的!
對耶,這個理由很顯然,也很合理欸!日本的版權規定可是世界知名地嚴格的欸,怎麼可能會有三大日本漫畫出版商在互相競爭的情況下同時授權其旗下漫畫給一個(老實說,放眼世界的話)其實相對名不見經傳的馬來西亞雜誌出版社作華語翻譯?而且重新翻找並觀察《漫畫週刊》以前發行過的期數封面的話,就會發現這弔詭的一點啊!舉例來說,上面的引文也提到《名偵探柯南》是小學館的,但剛才提及的《暗殺教室》卻是集英社的!更不用提出現在雜誌封面的其他來自不同日本出版社的漫畫人物了。
後來再查找一些 Facebook 貼文底下的相關討論,我也發現到有某位用戶的留言似乎透露了更多的相關細節:
(原文爲簡體中文;以下引文有經過簡轉繁處理7、加註,以及標點符號與排版修正)
剛剛看到鼠繪漢化的新聞,忽然想起中學時期看的《漫畫週刊》,就是免費印人家的漢化功勞來賣的。日漫漢化的天花板:鼠繪漢化,現在負責人被抓了,因爲這樣漫週也印不下去了?還是因爲越來越少人看實體漫畫?都是上網看免費的。

相關留言截圖,取自此 Facebook 貼文。
雖然這看起來像是留言者的個人揣測,我也無法對這一細節作出任何核實8(所以我建議看看就好),但光是上面提到的「同時連載來自不同出版商的漫畫」這一點,就足以說服我《漫畫週刊》(很大可能)是本十足的盜版雜誌!這也許能解釋爲什麼以漫畫雜誌來說,這本雜誌到 2019 年還可以只賣 RM4.509 這麼便宜!
這真是童年崩壞的一刻啊……人家臺灣即使也有盜版猖獗的時期,也早在 1990 年代就已經懂得和日本出版社取得正版授權了10。沒想到在馬來西亞,盜版漫畫雜誌到了 2019 年還可以繼續在大型書店售賣,甚至沒有造成任何巨大的反對聲浪,可說是另類的「奇蹟」啊……
所以,它的停刊,好想也沒有這麼值得惋惜?
版權意識在馬來西亞的提升
不過往好的方面想,現在馬來西亞的出版風氣與版權意識已經有轉好的跡象了。不只是之前就已進駐馬來西亞的紀伊國屋書店(Books Kinokuniya),蔦屋書店(TSUTAYA Books)近年在馬來西亞進駐後也爲馬來西亞讀者提供許多正版日本漫畫的中文與英文譯本購買管道。馬來西亞本土的出版社平方集團(Gempak Starz)也在被日本的角川集團(KADOKAWA)收購成爲「角川平方」(Kadokawa Gempak Starz)後,也開始在馬來西亞售賣日本漫畫的正版馬來文譯本(例如《文豪 Stray Dogs》)。
此外,在馬來西亞的大衆書局(Popular Bookstore),也可以看到由美國書商 Viz Media 發行的正版日本漫畫英文譯本。除了剛才提到的角川平方之外,合力出版社、品口動漫社、Keropok Comics等其他馬來西亞本土出版社也致力於推廣馬來西亞本地漫畫家的作品。
因此,《漫畫週刊》的消失,似乎也印證着馬來西亞出版市場對版權的愈加重視,也代表馬來西亞讀者得以在當地擁有更多元的正版漫畫選購管道。我想,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
反倒我爸是個日本漫畫發燒友,所以通常都是我爸買什麼我就看什麼,也因此即使是 2000 年代出生的我也看過了像是手塚治虫的《寶馬王子》及鳥山明的《IQ 博士》那樣的老派日本漫畫 😂。 ↩︎
-
就是那個出版於 2005 年 4 月 22 日創刊並已於 2020 年 2 月 28 日停刊、在 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生的馬來西亞華裔世代之間家喻戶曉的的華文娛樂雜誌《epop》的公司。 ↩︎
-
他們的官網寫他們是 Comics Media 的「指定媒體代表」(appointed media representatives)。我是不太懂那是什麼意思啦,不過我還是姑且說他們是「代理」的公司(雖然這可能不太精確……)吧。 ↩︎
-
官網說法是 1991 年 6 月,不過不止一個其他資料(包括維基百科)卻說創刊年份爲 1989 年,搞到我都混亂了……但後來找到這篇 Facebook 貼文,裡頭附上了《漫畫週刊》創刊號的封面照,上面的發行日期明顯寫着「1990 年 10 月 3 日」。這個總錯不了的吧?所以我還是按照這個說法好了。 ↩︎
-
手動、一個一個字打出來的!我才不相信網上那些品質參差不齊的自動簡體轉繁體服務。 ↩︎
-
小趣事分享:要打「核實」這兩個字時,同時輸入它們的拼音的話 Linux 的 IBus 中文輸入法選字竟然給我「覈實」這個冷僻到不行的寫法!一開始看到時還感到滿頭問號,後來上網查一查找到這篇文章後,才瞭解其中的分別(基本上就是沒有分別 😂)。 ↩︎
-
根據這個通膨換算網站,2019 年 RM4.50 的購買力約相等於 2023 年的 RM4.83,約折合(相當於)1.14 美金、34.97 臺幣或 1.47 新幣,以 2025 年 9 月 1 日的匯率爲準。順帶一提,此爲西馬標價,東馬的話因爲物流關係會貴一塊……東馬人的悲哀啊 😭。當然,如果是特刊或有附送大型贈品的話,價格會比一般期數更貴一些。 ↩︎
-
例如曾在 1980 年代發行盜版(如《少年快報》)的臺灣東立出版社,在臺灣政府修訂版權法令後,於 1992 年向正版出版社取得授權並改發行《新少年快報》。如今東立出版社爲馬來西亞華裔讀者取得日本漫畫正版繁體中文翻譯本的主要管道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