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粵語、華語歌的日語原版

不少被視爲經典的粵語、華語歌其實都是日語歌的翻唱。

這也許已經不是什麼特別新鮮或令人驚訝的事情,但身邊好像也有一些人不知道這一點(尤其是和我年齡相仿或比我年輕的一代),而我個人也覺得這很有趣,因此寫這篇文作一個記錄。

1980 年代到 2000 年代常被視爲香港粵語歌和臺灣華語歌的「黃金年代」,而那個時期的確產出了不少在許多不同世代的華裔心目中仍耳熟能詳的名曲。

不過其實有不少該時期的名曲,其實原本出自日本音樂人之手並以日語版發佈,然後才被重新填詞成粵語和(或)華語版本並由知名歌手翻唱,可見日本音樂對粵語和華語歌(甚至是整個亞洲的流行音樂)的影響之深。以下是一些例子。

粵語

華語

  • 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1990 年 9 月)爲田原俊彥的歌曲《シルエットには踊れない》(不能在剪影中起舞;1990 年 6 月)的華語翻唱。
  • 小虎隊的《紅蜻蜓》(1990)爲長渕剛(長瀏剛)的歌曲《とんぼ2(蜻蜓;1988)的華語翻唱。
  • 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2004)爲中島美雪的歌曲《銀の龍の背に乗って》(騎在銀龍的背上; 2003)的華語翻唱。
  • 梁靜茹的《小手拉大手》(2006)爲辻亞彌乃的歌曲《風になる3(幻化成風;2002)的華語翻唱;這首也是吉卜力電影《貓之報恩》的片尾曲。
  • 劉若英的《很愛很愛你》(1998 年 11 月)爲雙人樂團 Kiroro 的歌曲《長い間》(長久;1998 年 1 月)的華語翻唱。
  • 劉若英的《後來》(2000)爲雙人樂團 Kiroro 的歌曲《未来へ》(向着未來;1998)的華語翻唱。
  • 劉若英的《繼續-給十五歲的自己》(2011)爲安潔拉·亞季(Angela Aki)的歌曲《手紙 ~拝啓 十五の君へ~》(信 ~給十五歲的你~;2008)的華語翻唱。

(如果你知道更多類似的例子,歡迎 email 告訴我。)

其中,中島美雪和玉置浩二的歌曲被翻唱成華語和粵語版的次數之多,都到了可以各自寫成一篇獨立的維基百科條目的程度了(中島美雪的玉置浩二的)。


當然,除了日本之外,也有拿其他國家的原版歌曲作翻唱版的華、粵語歌曲,例如梅艷芳的《將冰山劈開》(1986)是德國女歌手 Sandra 的英語歌曲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1985)的粵語翻唱,還有草蜢的《失戀陣線聯盟》(1990 年 10 月)是泰國歌手 Bird Thongchai 的泰語歌曲《คู่กัด4Koo Gud,意爲「死對頭」;1990 年 7 月)的華語翻唱,以及其他我沒有寫在這裡的例子。

這說明了當時的華語和粵語歌曲,有許多與國外文化及樂曲交流的跡象。因此,那個「黃金年代」能夠成形,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文化也扮演了不可忽視的角色。


  1. 這首歌也有管樂改編版。 ↩︎

  2. 這首歌不僅有管樂改編版,也有由長瀏剛本人演繹的 THE FIRST TAKE 版本。 ↩︎

  3. 這首歌也有管樂改編版。 ↩︎

  4. 連這首歌也有管樂改編版! ↩︎

使用 Hugo 建立
主題 StackJimmy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