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心血來潮地從備份硬碟翻看以前的照片時,偶然看到一些值得珍藏並分享的中學管樂團相關的古董照片(這個時候真的很感謝當時決定將這些照片備份起來的自己!),決定寫這篇文章作爲紀錄,也重溫一下當時中學管樂團的活動風格。
2017 年山打根警察日出隊

2017 年山打根警察日出隊時合照,攝於 2017 年 4 月 22 日。
這可能是我待在樂團的時候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校外操步出隊吧。當時的中學銅樂隊(沒錯,當時它還是稱作「銅樂隊」,「管樂團」這個名字是在 2018 年後才改稱的)是受邀參加於山打根的海港城購物中心(Harbour Mall Sandakan)外廣場及週邊區域舉行的第 210 屆沙巴警察日的行進樂隊操演活動並與山打根的警察樂隊輪番表演的學校行進樂隊之一。
那時候我還是第一次參加樂隊操步,便有機會參與到這類的校外活動。雖然當時還是有點感到戰戰兢兢,而且在烈日照耀下穿着操步服真的熱到爆炸,不過到最後沒有大礙地完成那場演出,還是頗有成就感的。再說,有機會和隊友一起到外面玩,怎麼會不興奮呢?
銅樂隊巡章升級考試

古早時期(?)的巡章升級考試表格,攝於 2017 年 8 月 24 日。
哇,這個巡章升級考試可真是令人懷念啊!這個巡章考試的制度基本上就是:巡章從低到高分成一巡、二巡、三巡三個等級,每個隊員在這場考試中演奏一些基本練習和樂曲選段,並且透過此考試測驗自己所屬樂器的技術掌握度,而考官根據整體表現決定隊員的巡章等級。
不過老實說,在我待在管樂團的時期,像這樣的升級考試已經是在沒落、要被廢除掉的邊緣了。話雖如此,我還是得以在早期,也就是 2016 年至 2017 年左右,體驗到實際的巡章考試流程。
當時我還是鍵盤打擊樂器組1的組員,所以要考的部份就是在鐘琴打一些基本音階和某些樂曲的段落,再加上在爵士鼓上打一些基本鼓節奏。我還記得那時候的考試是在管樂室進行,而且還是由梁美富教練親自當考官!那時候的氣氛沒有預想中的緊張或有壓力,也沒有隊員們在外面排隊等待應考的「壯觀」場面,反而當時管樂室好像就只有我和梁教練兩個人而已,整體氛圍滿……安靜的?
總之,我那時好像就是在鐘琴打了一段旋律,然後在爵士鼓上打了幾小節的基本流行樂風格鼓節奏,然後教練就給我過了。最終我從那場考試中獲得了二巡的等級。
後來出於某些原因,樂隊沒有再真正舉辦類似的升級考試了,反而把巡章的等級分配改成根據年資來決定,也就是說:只要你待在樂團裡的(累積)時間夠久,即使你在樂器掌握度上可能沒有很到位,你還是能夠自動獲得三巡等級。那時候沒有對此多想,現在重新思考後覺得這實在很弔詭啊。基本上這就是在偷懶啊,不是嗎?
隨着時間過去,這個巡章制度也在我要畢業的那年就逐漸退場了。我還滿好奇:現在的管樂團還有類似這樣測驗樂器掌握程度的考試制度嗎?知情者可以告訴我一下。

英文版的巡章考試表格,攝於 2017 年 9 月 11 日。
2019 年首次赴西馬參加管樂比賽

「我們『銀』了!」管樂團在賽後頒獎禮結束後拿着銀獎證書及最佳敲擊組的獎牌合照,攝於 2019 年 8 月 3 日。
這也許是樂隊在改名爲「管樂團」後最具里程碑意義的活動了。爲了讓我們有出外比賽的體驗,並且見識一下世面也就是看怪物們表演,在石偉權教練的帶領下,管樂團在 2019 年第一次到西馬參加管樂比賽,並順便與一些其他的學校管樂團交流演出。當時參加的是由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UPSI)主辦的「馬來西亞全國管樂節」(National Wind Orchestra Festival)。
該比賽的規則滿標準的,就是樂團要從指定的馬來歌曲的管樂改編版中選一首演奏,再加上演奏一首自選曲。當時選的指定曲爲由 J. W. Zaris 編曲、超英雄風的 Hakikat Sebuah Cinta 管樂改編版(原曲長這樣,是不是差很遠?),而自選曲是 James Swearingen 作曲的 Flight of Valor。
我當時在那兩首曲子演奏的分部都是高音木琴(Xylophone)。從它們的演奏錄音應該聽得出來,這些高音木琴分部都是不開玩笑地難。它們應該是那個時候我演奏過最難的鍵盤樂器分部吧。還好幾個月的練習還是有從中得到成果,比賽當天大家的狀態也都不錯,到最後我們獲得了銀獎……
……以及最佳打擊樂組獎(Best Percussion Section)?!不開玩笑,當時的頒獎禮中一宣佈我們獲得銀獎之後,我們真的對那些最佳分部獎不抱什麼期望了。誰知道?竟然給我們拿到了個最佳打擊樂組獎!我們那時候真的是驚訝不已,覺得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過這個意外之喜也讓這場校外比賽的體驗顯得更有意義、更有成就感,也對我在管樂方面造成深遠的影響。

打擊樂組拿着銀獎證書與最佳敲擊組獎牌合照,攝於 2019 年 8 月 3 日。

銀獎證書與最佳打擊樂組獎牌,攝於 2019 年 8 月 3 日。
後來得知管樂團在 2025 年再次到西馬參加管樂比賽了。這次參加的是由馬來西亞管樂團與行進樂團協會(Malaysia Concert & Marching Band Association, MCMBA)主辦、在賽城(Cyberjaya)舉行的「2025 年馬來西亞國際管樂節」(Malaysia International Wind Festival, miwFEST 2025),並且得到了銀獎,而木管組也獲得了室內樂組金獎(金獎!好厲害啊!)。看到下一代仍然繼續爲樂團奮鬥,着實感到欣慰(:你明明沒有很老好嗎?)……
以前(2020 年前)的運動會是在校外體育場舉辦的!
這是給現在已經習慣運動會在那面積小上(至少)一半的「校內田徑場」舉辦的管樂團學弟妹們看的。我不確定更久之前學校運動會的舉辦模式,不過在我的中學時期,學校運動會都是在校外的山打根體育場(Kompleks Sukan Sandakan)舉辦的!
因此,那時候樂隊不但是在真正的奧運會規格、周長 400 公尺的田徑跑道上操步,而且爲了那每一次運動會中的操步環節,樂隊可是得要特別租一輛巴士,一大清早地從學校載我們到體育場以便作事前準備的。然後就是每一次都會有的表演時緊張感、忍受烈日照耀的煩躁感,以及整個操步環節結束後那鬆一口氣的感覺。

2017 年運動會時銅樂隊於體育場外合照,攝於 2017 年 6 月 21 日。

2018 年運動會時管樂團於體育場內的田徑場表演,攝於 2018 年 4 月 3 日。

2019 年運動會時管樂團於體育場內合照,攝於 2019 年 4 月 4 日。
可惜因爲學校政策的改變,現在的學弟妹們已經無法享受當時運動會在寬大的場上比賽,或是坐在體育場那寬廣的觀衆席上爲場上同學加油或與身旁的同學閒聊,然後時不時順便到場外玲琅滿目的小食攤(那時候我記得還有美祿車會來呢!)買東西吃的快感了。到頭來,往事終究只能回味啊。
其他的(倉庫)「古董」

由梁美富教練親筆手寫的爵士鼓節奏樂譜!攝於 2017 年 9 月 12 日。
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以前樂隊的許多樂譜——從鼓法樂譜到用數字簡譜寫的樂曲總譜——都是由梁教練親筆抄寫並發給隊員們的!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很佩服梁教練的毅力和耐心。

由以前的隊員用數字簡譜抄寫的樂曲分譜,攝於 2017 年 6 月 19 日。
一些隊員在沒有學習閱讀五線譜經驗的背景之下,演奏樂曲時看的分譜都是由數字簡譜寫的,因爲以前——也就是幾十年前——抄寫和練曲子方式就是看簡譜的。不過我待在管樂團的時候也沒有到只看數字簡譜這麼誇張啦,而是五線譜和簡譜並行。所以即使我沒有參加學校的華樂團,我也練就了閱讀簡譜的能力 😂。
以前清理管樂室的儲藏室時,有時候會找到一些以前的「古董」,印證着樂團某些值得回憶的時期。

2008 年山打根室內足球場開張典禮節目單,攝於 2018 年 8 月 31 日。
原來以前的中學銅樂隊有特地爲了一個在當地頗受歡迎的場所作開張典禮的表演啊!這也太榮幸了吧。

2006 年集訓營參加證書,攝於 2018 年 8 月 31 日。
然後原來以前的集訓營還會特別印製參加證書給參與的隊員的啊?!真是貼心,也許這樣的話隊員會更願意來?

2008 年與英國南諾福克管樂團(South Norfolk Symphonic Band)合作的交流會時間表,攝於 2018 年 8 月 31 日。
這一點我不確定,但如果屬實的話這會更加令我感到驚訝:以前銅樂隊竟然有機會和來自英國的管樂團交流演出?!也太幸福了吧?!
這篇文章就到這裡。希望除了作爲(個人)紀錄之外,以後的團員看到也可以學到一些東西吧。
-
那時候因爲樂團仍然沿用行進樂隊的模式
以及人夠多,所以打擊樂(percussion)組是被分成鍵盤打擊樂組(mallet percussion)以及 battery percussion(或 drumline)組(無統一華語翻譯,基本上指那些無固定音高的打擊樂器,如大鼓、小鼓等)這兩個獨立、分開運作的小組。雖然鍵盤打擊樂組名義上是這麼稱呼,但由於當時樂隊唯一有的鍵盤樂器就是手持型的行進樂隊鐘琴(bell lyra),所以實質上叫作「鐘琴組」可能還更貼切。 ↩︎